各单位:
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是市委赋予枣庄市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能,划分为常规课题、决策咨询课题、专项课题和委托课题四大类。为更好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广大社会工作者,发挥社科添智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作用,现面向全市开展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工作安排,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发挥好社科界“智囊团”“参谋部”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实践新篇章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申报要求
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要聚焦枣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立足枣庄、研究枣庄、服务枣庄、发展枣庄,侧重于对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突出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和专业性。
三、选题领域
1.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从理论层面和枣庄实践层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社会治理中所取得成就开展研究,提供规律性、创新性研究成果。
2.党建工作研究。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
3.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研究。枣庄构建新发展格局,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圈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全域一体化、内圈同城化”思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推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推动镇街“创先、进位、消薄”“一镇一策”落实,“以市域为核心、县域为主体、镇域为底座”的城兴乡富发展体系构建。
4.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实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工业倍增、区域协同、项目落地、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治理高效等六大攻坚任务深入研究;
5.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6.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城市管理运行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7.践行“五小变五大”理念,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稳粮活经培育现代农业,促进共同富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实践;
8.围绕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降碳增绿等目标,提升生态质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9.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进。
申报者可根据上述领域设计具体课题申报,也可以结合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拟选题申报。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四、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课题申报:在枣庄工作或居住的社科工作者均可申报。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应以课题组的形式申报课题,且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不得少于3人或超过5人,课题组成员中至少有1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申报人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不得将相同或相近研究内容重复申报社科项目。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项目不得超过2项(含常规课题及专项课题),违反的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一经发现取消立项资格。承担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4年省社科规划课题、2024年省市社科联研究课题未按时申报结项的,不能申报2025年度课题。
2.申报流程:课题负责人如实填写《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提交所在区(市)社科联,由区(市)社科联择优推荐。各高校、市委党校科研处(社科处)统一组织本单位、本系统课题申报。市直有关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本系统课题申报。不接受个人递交申报材料。
3.课题立项:市社科联初审汇总后,经专家评审通过给予正式立项,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
4.课题调研:立项的课题组必须组织开展“千名社科专家大调研”活动,结合课题实际制定调研方案、认真组织实地调研。调研情况作为结项佐证材料。
5.课题管理:凡在课题申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者,同一课题连续多年重复申报或交叉申报的,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当年及今后两年申报全市社科联系统各类课题的资格,并向课题申请人推荐单位和当地纪检、人社部门通报。变更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调整课题研究内容、改变成果形式等事项,需于中期检查前向市社科联提交书面申请,否则不予结项。
6.课题结项:课题研究应在签订立项协议书后6个月内完成,课题结项标准和要求请参照(附件4)。课题成果形式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结项,发放结项证书。
五、课题定位与资金支持
1.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开展,为市厅级课题。本课题成果,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员的调研成果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聘所需业绩成果。
2.为更好发挥“社科添智赋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品牌作用,积极咨政谏言,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和助手,市社科联将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研究质量,择优给予一定资金资助。资助采取先期资助和后期资助两种方式。列入先期资助课题,给予不低于2000元资金资助。课题完成后,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形式,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肯定性批示,视课题成果转化情况,给予不低于5000元资金资助。
3.课题立项人所在单位,应积极采用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为课题研究开展给予支持保障
六、申报时间和申报材料
1.申报日期:常规课题申报即日开始。目前,已确定专项课题有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工作、老干部工作、智能社会治理、重点项目建设、文旅高质量发展、关心下一代、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卫生健康、普通中小学教育,申报具体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请广大社科工作者近期密切关注“枣庄社科界”微信公众号、枣庄社科网及时查询相关工作信息。
2.常规课题研究方向和领域不得与专项课题交叉或重复,后期如再有的专项课题和委托课题,市社科联将其转入相关专项课题进行申报。
3.请以学院为单位,于2025年3月31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社科处,逾期不予受理。
纸质材料包括《课题申请书》(附件1,纸质版一式三份、中缝装订)、《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纸质版一式三份、中缝装订、须匿名)、《课题申报统计表》(附件3,一份、推荐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每个申请人的申请书和活页请使用长尾夹夹在一起报送。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zzxyskc@163.com,邮件名称统一标准为“XXX(单位或部门)2025年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常规课题)申报材料”,每位申报人单独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申报人姓名命名,申报书和活页以“XX+申报书”“XX+活页”命名。
4.申报数量:本着“提质增效、宁缺毋滥”的原则,此次常规课题申报由各区(市)社科联、各高校、各单位组织初评后推荐申报,我校申报名额为50项。本年度常规课题拟立项100项左右。
5.课题立项查询:请课题申报人及时关注“枣庄社科界”微信公众号查询课题立项信息。
联系人:李莉 吕维奇
联系电话:3786704
社会科学处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