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8年年会暨改革开放40年与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8-10-29 点击数:

10月24至25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8年年会暨改革开放40年与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音乐厅隆重召开。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季正聚研究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百炼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胡振良教授,我校党委书记曹胜强教授、副校长李丽清教授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张文红研究员主持。


曹胜强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枣庄的历史文化渊源、地理区位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我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等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曹胜强指出,本次会议为我校科研发展及学科建设搭建了全新的学术平台,为开阔师生学术视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升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季正聚在致辞中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与成就。季正聚表示,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与世界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有助于深化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事业达到更高境界。


  大会主题报告阶段,黄宗良和黄百炼分别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的报告。黄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科学性在于它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者和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转变,我们党也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理念、科学制度和宝贵经验。黄百炼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使得我们党有了越来越强大和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的要求,使得中华民族不断激发和增强忧患、发展、创新、竞争、革命五种意识,进而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的深化,使推进改革开放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并且相互转化,形成了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的中国力量。

  大会发言阶段,王学东梳理了国际共运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际共运史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二者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可等同视之,更不可相互替代。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应把国际共运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对待,把社会主义现状学的领域划给世界社会主义。胡振良阐释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有历史局限;社会主义文明产生于资本主义文明,同时又改造了资本主义文明,并在东方开辟出现代化新路。资本主义仍能引领现代化,但社会主义的潜力更大,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现凤凰涅槃和进一步的现代化。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学界应进一步梳理、概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柴尚金总结了我国开放40年的成就,明晰了中国开放的阶段性特点与重要启示。蒲国良分享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几点启示,强调指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常态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内驱力,中国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大会交流阶段,任晓伟、汪青松、余金成、王宏斌、赵付科等学者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新时代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经验、英国工党的新动向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0月25日上午,大会表决通过学会《章程》修正案,宣布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并进行了颁奖。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和枣庄学院主办、枣庄学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会议,会议为期两天,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我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枣庄学院社会科学处.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47007号